近日,南安近萬畝馬鈴薯也相繼成熟,進入收獲期。日前,位于官橋鎮漳里村的南安市雨豐家庭農場,分類、撿拾、裝筐、稱重……10多名工人在地里搶收馬鈴薯,經過幾次檢測,估算該農場的馬鈴薯產量為畝產2750公斤,在馬鈴薯中屬于豐收。
農場負責人蔡福東說“今年農場種了近130畝馬鈴薯,今天要挖出1.7萬多斤,將送到泉州批發市場,預計有2萬多元收入。”農場依托當地獨特的土地優勢,大力發展馬鈴薯產業,2020年引進了新品種——費烏瑞它,產值高、個大、味好,表皮光滑、黃皮黃肉,在市場上更能賣出好價錢。“由于正月初八的一場寒潮,今年的馬鈴薯有所減產。”蔡福東說,今年農場大約能收獲35萬公斤馬鈴薯,大多送往泉州、廈門同安以及福州等地的批發市場。
“今年南安有近萬畝的馬鈴薯種植規模,各鄉鎮地域不同,氣溫也不同,有些種得早,有些種得晚,因此從去年12月底開始,就有馬鈴薯種植戶開始采收,預計到今年3月15日,全市馬鈴薯可以全部完成收獲。”南安市農業農村局種植業服務中心工作人員介紹,從目前的測產情況來看,大部分馬鈴薯種植戶的收成是屬于豐收的。
據介紹,南安市種植馬鈴薯的鄉鎮主要有水頭、官橋、康美、柳城、石井、金淘等,總種植面積約一萬畝,預計南安市本季馬鈴薯總產量可達2萬噸。
聲明:以上文章來源閩南網,如涉版權,請通知0537-3163976刪除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