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馬鈴薯網(
m.lab-designltd.com)獲悉,甘肅農業大學柴守璽教授主持研發的旱地秸稈帶狀覆蓋馬鈴薯栽培新技術,使馬鈴薯鮮薯畝產提高到1927.1公斤,比無覆蓋露地栽培和黑色地膜覆蓋馬鈴薯鮮薯栽培每畝分別增產868.1公斤、483.9公斤,增產率達82.0%、33.5%。
近日,蘭州大學、甘肅省農業科學院及甘肅省、縣級農技推廣部門專家組成聯合測產組,對旱地秸稈帶狀覆蓋馬鈴薯栽培新技術進行了現場實產測定。測產示范田位于甘肅通渭縣平襄鎮店子村,對照田為黑色地膜覆蓋和無覆蓋露地栽培。
測產組組長、甘肅省農業科學院研究員王一航認為,這項技術具有顯著的保墑、降溫和增產效果,在大旱之年增產效果更明顯。“近三年,通過專家對這項技術的10次實產測定以及農技推廣部門在多地的廣泛示范種植,證明這項技術較無覆蓋種植可大幅度增產,抗旱增產效果穩定,產量與地膜覆蓋種植相近甚至更高。”
測產組還認為,這項技術還能有效減少地膜對土地的污染,同時,秸稈覆蓋后旋耕粉碎還田,有利于培肥地力、種養結合。
今年甘肅馬鈴薯生育期間遭遇多年不遇大旱,造成馬鈴薯大減產,市場供應緊缺。這項技術很適合在年降水250毫米到550毫米的旱作區推廣應用,前景廣闊,如果能夠得到政府和農技推廣部門的大力支持,相信未來會大幅度提升旱地馬鈴薯的產量。
(來源:網易新聞) (原標題:甘肅農大研發馬鈴薯抗旱增產新技術 增產率逾33%)